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山东辱母案,以及辱母案最终如何原判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 辱母案最终如何原判的
- 东汉孝子董黯杀死辱母者后,为何没有被汉和帝处罚
- 山东辱母案死者后来被认定是黑社会,为什么于欢没有改判无罪
- 作为山东人,可以做哪些事让山东以我为傲
- 山东刺死辱母案,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辱母案最终如何原判的
2017年6月23日,于欢案二审宣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定于欢属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有期徒刑5年。
东汉孝子董黯杀死辱母者后,为何没有被汉和帝处罚
董黯的母亲因为与邻居拉家常,被邻居之子殴打侮辱,后卧病不起,郁郁而终。董黯却没有立即去报仇,而是默默等了十年,这才在光天化日之下,亲手杀死邻居之子,这是为何?
汲水奉母东汉时期,有一个大孝子,名为董黯。
董黯幼年丧父,由寡母独自抚养成人,虽然家境贫寒,但是董黯对母亲孝顺至极。
董黯是会稽郡句章县石台乡人(今大隐镇),因为当地濒临姚江,在当时遭受咸潮入浸,这里的水味道苦涩,不适合饮用。
有段时间,董黯的母亲生病,非常想念家乡香甜的水,董黯便不顾路途遥远,每次来回20余里路程,从大隐溪上游担水回家供养老母。
据传说,为了不让保持肩前那桶水的纯净,董黯在途中都不转换肩胛,防止这桶水也被污染。(肩前肩后主要是肩后看不见,又不是如今的水泥路,在后面容易被污染。不换肩就要挑过水的人才知道其中艰辛。)
但是这样挑水毕竟不便,不能经常让母亲喝到甘甜的水,后来董黯干脆在外婆家旁边,修筑了一个陋室,专门在此汲水供母,让母亲的病情得以好转。
这就是大孝子董黯汲水供母的故事,后来这条大隐溪也被称作“慈溪”,也就是现在慈溪的由来。
董黯与王寄之仇董黯有个邻居叫王寄,虽然家道殷实,却性情顽劣,对待亲人极不孝顺。
有一天,董母与王母就在一起话家常,王母就说:“真羡慕你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儿子!”
董母听到王母的夸奖,心中大喜,眉开眼笑地说:“是啊,也不知道是几辈子积的福,我家儿子确实是极其孝顺,竟然不顾几十里的路去挑水给我喝,我一直叫他不用,他就是不听。”
王母脸上挂满愁容:“我家这儿子就不行了,三天两头跟我吵架,要是有你儿子一半的孝顺,不,只要有你儿子一分的孝顺,我也满足了!”
董母也是知道隔壁王寄的为人,就跟着点了点头,没想到这一幕被刚好回家的王寄看到了,当时就将董母恨在了心里。
有一天,趁着董黯出门,王寄来到董家,不但对董母恶语辱骂,甚至还动手殴打,让董母从此一病不起。
当董黯回家之后,看到遍体鳞伤的母亲,心中愤怒无比,恨不得马上拿起刀去报仇雪恨。
可是,一看到年迈的老母亲,顿时怒火熄灭:“我如果就这样杀死王寄,必然会违背国法,我倒是不惜此身,可是我的母亲该怎么办?
本来就生病在床,难道要再来一出白发人送黑发人?那岂不是我亲手害死了我自己的母亲?”
思虑良久,董黯终究是压下心中的怒火,从此绝口不提与王寄的仇恨,只是安心侍奉母亲。
董黯杀人董黯的母亲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董黯办完母亲的丧事,拿起刀就准备去复仇。
可是,刚好看到隔壁年迈的王母,董黯一时间又心软了。
董黯本来就是个纯孝之人,最是见不到欺凌老人,对王寄的不孝也是从来看不顺眼。
可是,看不顺眼归看不顺眼,王寄毕竟是王母的儿子,如果就这么杀死王寄,年迈的王母该怎么办?
想到为了自己的老母亲,自己已经忍了这么久,现在为了王母,董黯决定再隐忍几年。
一晃就到了10年后,王寄的母亲也终于病逝,等王寄安排完母亲的葬礼,董黯终于做好了准备,手起刀落,将王寄的首级摆在了母亲的墓前,祭奠亡母。
杀死王寄之后,董黯深知自己已经犯了国法,而他本来是纯孝之人,杀人也是迫不得已,也没有杀人之后就逃之夭夭,落草为寇的心思,于是干脆去向官府自首。
当地官员早就听闻董黯纯孝之名,又觉得董黯杀人是事出有因,有心放过董黯一码,又担心违背国法,于是就将这事儿上报到了皇帝面前。
结局当时皇位上坐的是汉和帝刘肇,他本人其实也算是一个孝子。
汉和帝的母亲是汉章帝妃子梁贵人,因为皇后窦氏无子,嫉妒这些有皇子的嫔妃,所以之前用手段逼死了太子刘庆的母亲,并废了刘庆太子之位。
梁贵人深知自己斗不过窦皇后,便将刘肇送给窦皇后抚养,刘肇这才被立为太子,可是窦皇后并没有放过梁贵人的亲人,最终梁贵人也忧郁而死。
刘肇继位之后,窦太后与外戚窦宪兄弟掌控朝政,引起满朝文武大臣的不满,后来在刘肇14岁的时候,在大臣的帮助下,刘肇诛杀窦宪等人,软禁窦太后。
当时,就有大臣上书,希望汉和帝依汉光武帝废黜吕雉的先例,边去窦太后尊号,不与汉章帝合葬,百官也附言。
但是汉和帝却亲手下诏,说窦太后虽然不遵守法度,但是毕竟养了自己十年,而且从大义出发,在礼仪方面,也没有这样做的道理。
帝手诏曰:“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恩不忍离,义不忍亏。案前世上官太后亦无降黜,其勿复议。”于是合葬敬陵。——《后汉书·章德窦皇后纪》
为什么我说汉和帝也是孝呢?
严格来说,在窦太后抚养刘肇期间,视刘肇若亲子,并没有亏待,而且她母亲之死,是因为自己家族的败亡,忧郁而死,这本身是外戚争权夺利。
窦太后固然有不对的地方,但是对于刘肇本人来说,窦太后是其养母,虽然为了皇权,不得不软禁窦太后,但是在“大汉以孝治天下”的大背景下,他是不愿意做出不孝之事来的,所以才没有应允百官的上书。
在汉和帝听闻董黯的汲水供母故事,以及杀死王寄的缘由之后,汉和帝感念其孝心有加,不仅宽宥了他的杀人之罪,还诏他为郎中。
但是董黯拒绝了汉和帝的招募,隐居终老于大隐,但是朝廷位了表彰其孝心,依旧赐予皇恩俸禄。
董黯的孝大汉以孝知天下,《论语》称孝悌为仁之本,自古以来孝顺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讲究“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孔子,在对待父母之仇上,也显示出了其强硬的作风。
《礼记檀弓上》:
子夏问于孔子:“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董黯被汉和帝招募的时候,他拒绝出仕的根本原因吧!
《孟子·梁惠王上》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董黯在身负血仇的时候,还能想到隔壁王母年迈,担心杀死他之后,无人给王母养老,这才等到王母死后才报仇雪恨。
但从这个角度来看,董黯的孝顺就是发自肺腑,能以己及人,不愧其孝子之名!
山东辱母案死者后来被认定是黑社会,为什么于欢没有改判无罪
毕竟是杀人了,如果不死,只是残废也许就缓刑,多方面权衡吧,法律再细致也不能那么细,当时营商环境是普遍问题。
作为山东人,可以做哪些事让山东以我为傲
谢谢邀请。作为山东人,可以做那此事让山东以我为傲?我的观点是大力宣传,学习儒家的思想。以德兴邦,以礼兴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光是山东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儿女的骄傲自豪。自从西汉以来,历代都以儒家思想为政为德。儒教,儒学,儒术,儒雅。以道德和道德教化兴国,倡导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来兴邦。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山东人,更是弘扬儒家思想文化,振兴山东经济的发展。各界人士指导,齐鲁儿女的努力奋斗。把山东经济推向全国一流经济大省。这才是山东儿女所看到的,所自豪,所娇傲。作为山东人学习宣传焦裕禄,孔繁森的好干部。也是山东人的骄傲。总之,山东有辽阔的海岸线。有美丽富饶的齐鲁大地。有无数名人豪杰都在为山东添砖加瓦。山东人有情深思大海,义重如泰山,忠心黄河之水长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优良光大。让山东儿女架泰山为案,倾黄河之水为墨,展齐鲁大地为纸书写出新时代的篇章。
山东刺死辱母案,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11月18日服刑4年7个月4天后,山东「辱母杀人案」当事人于欢获减刑提前出狱。
此前媒体曾经广为报道,2016年4月14日,因不堪母亲受辱,时年22岁的于欢将水果刀刺向了暴力催债人造成命案。
2017年2月,山东聊城中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2017年6月,山东高院作出改判,认为于欢刺死一人行为系防卫过当,于欢最终获刑5年。
2020年11月18日,聊城中院作出《刑事裁定书》,决定对于欢减去余刑释放;于欢获释回到家中。
于欢当年面对11个上门讨债人,长时间纠缠和百般凌辱亲身母亲;孰不可忍,义愤填膺进行了正当防卫;将为首分子手刃刀下。
于欢为使母亲免遭欺辱,以一人敌十一人,是勇敢的无畏者,是为了阻制不法犯罪行为;法律认定其为正当防卫之举(防卫过当)。
做为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于欢的胆量和能力,应当在保全自已生命的前提下,尽可能让还在附近的警方(公权力)出面处置。
如果可以避免严重危害生命的后果发生,应当尽可能避免;每个人尊严是相当珍贵的,但是每个人的生命同样应当尊重!
关于山东辱母案,辱母案最终如何原判的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