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电话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方式是什么)

admin2个月前670

大家好,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方式是什么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和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方式是什么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宗教的特点是什么
  2.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不是国家政权
  3. 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以及特点是什么
  4.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形式主义吗
  5. 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方式是什么
  6. 各民族党派和人民团体视同为什么单位

中国宗教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宗教的结构,也是一个解释框架,可以说明宗教是怎样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过去很多学者说中国没有宗教,也情有可原。因为这个结构形态很特殊,是杨庆堃通过社会学的功能分析理论,第一次揭示出来的。这个总体结构就是:中国社会中同时存在着分散性宗教和制度性宗教。

我们先来说制度性宗教是什么?制度性宗教有自己独立的神学和宇宙解释系统;有独立的宗教生活、组织方式;也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神学阐释、负责祭祀活动。主要特点是,它可以独立于世俗体系之外运作,自成一种社会制度。

在传统社会,有三种制度性宗教方式。第一种是起源于巫文化的本土宗教,成型于商代,盛行于先秦到西汉时期。这种宗教后来逐渐消失了,一部分内容被民间的巫师、占卜师继承,在传统社会里,他们是一种独立行业,掌握着上古时代流传的神秘方术,游离在世俗社会之外。第二种形式,是混合型的宗教团体,他们的组织性很强,行事隐秘,比如白莲教、天理教。

第三种形式,也是最主要的形式,在学术上被称为高级宗教。它们有合法地位,可以公开存在,代表就是佛教和道教。在我们刚才说到的世俗宗教生活里,老百姓也经常去佛教的寺庙、道教的宫观里烧香还原,这是佛教、道教面向民众的一面。同时,佛教道教也是中国世俗文化艺术的重要来源。但另一方面,这些宗教场所的本质属性,是为和尚尼姑、道士道姑这些出家人提供与世隔绝的环境,用来修行和研修经典教义。抽象地说,每个封闭的寺院,都是一个区别于世俗的社会组织,有一套比较独立的神圣秩序。

按照这本书的比较,上述三种制度性宗教,从宋朝开始衰落,到了明清时代,已经处于了相对弱势对位。宗教人士想拥有独立的、重要的社会影响力,需要直接领导大量有组织的信徒才行。巫师是很早就成了受人歧视的边缘行业的;而混合型宗教团体,一直被政治力量高度警惕,属于“一露头就打击”。

而佛教和道教,早就不像南北朝或唐朝时那样风光了。南朝的梁武帝全力推动佛教信仰,自己出过好几次家;唐朝皇室也长期尊崇道教。我们不做历史的对比,既然这是本社会学著作,还是尽量用数字来说话:按照统计,20世纪初,全国佛教、道家的出家人比例大概在五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之间,根据杨庆堃估计,在整个20世纪,出家人总人数大概在50万到100万人之间,这个职业僧侣的比例,相对全世界宗教国家来说,是相当低的。而且,大部分寺庙道观,早就没有专门的出家人修行和管理了,是由当地士绅雇佣社会人员维护的。按说,规模小点儿也没关系,如果内部成员相互间联系紧密,也可以形成组织网络,对社会政治施加影响。更重要的是,佛教在清代已经没有名义上的全国性“总部”了,那些坐落于名山大川中的千年古刹,只代表名义上的各宗派,但并不拥有实际权力,只能影响一小部分有学识的僧人。

真正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居于主流的,还是分散性宗教。分散性宗教同样具有神学理论、崇拜对象和信徒,但它没有独立的制度和运作形式。在中国,分散性宗教普遍地渗透进了世俗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宗族秩序、政治网络这些社会制度的一部分。

中国的分散性宗教,主要表现为一种存在状态,不是哪种具体宗教。我们刚才说到:中国传统的宗教局面,是佛教道教和世俗民间信仰混合在一起,类似于“大杂烩”的状态。比如,过去的民间有一个常见现象:在乡下的寺庙里,出家的和尚道士自己都说不清自己信仰的是佛道中的哪一派,他们过得是和世俗之人同样的娶妻生子、吃荤饮酒的生活,老百姓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从制度性宗教的角度判断,这当然不合教义。但从社会学的功能视角观察,这是分散性宗教之下的合理现象。在传统中国社会,真正主导民众意识的,不是某一个宗教描述的彼岸世界,而是民间共同信仰的道德权威。按照儒家所说的,是以“神道设教”来教化民众。

许多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学者,认为这种局面就是低等的迷信。而杨庆堃通过对比,确认了这是另外一种存在形式的分散性宗教。它用自己的形式,来发挥社会功能。

分散性宗教和制度性宗教的形态是完全不同的,我举个例子:在传统社会,维护最好的宗教场所其实不是寺庙,是什么呢?你应该能猜出来:是民间各个家族自己维护的宗族祠堂。人们在本家族里,过得才是真正高度组织化的宗教生活。宗族的所有成员,一生都要按照自己的辈分、性别和家庭地位,在家长的组织下,有秩序地参加家庭祭祀。在葬礼、超度这些仪式上,虽然有专业的神职人员、也就是和尚道士参与,但他们不是组织者,而是受雇者。

前面说的各行各业的行会也是这样。商会的会长、行业的首脑也不是专业神职人员,但负责组织本行业内部的祖师爷、保护神的祭祀,这是维系从业人员凝聚力和行业秩序的重要手段,在过去是非常严肃的。

这才是分散性宗教的运行方式。并没有一个权力集中的宗教系统来组织宗教活动和民众的生活。各种宗教是以不同的形态,分散性地维护着不同领域里的社会秩序。

分散性宗教和制度性宗教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制度性宗教的教义大多否定现世,经常要打破世俗的传统,推行自己那一套独立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比如佛教的剃度出家,在南北朝时代开始提倡素食等等。在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更是全面改变了欧洲人的世俗生活。而分散性宗教因为没有独立制度,所以会致力于维护现行的社会价值观和习俗,并且为这些既有生活方式赋予一层神圣化气质。这就推导出了一个假设:中国传统社会能够维持长期的保守性稳定结构,也许不只是来自大一统的王权政治,也有分散性宗教的作用。

所以,从宏观来看,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是以分散性宗教为主。它的表面表象,既可能是佛教、道教这种制度性宗教,也可能是民间宗教或者其他信仰。但真实的形态,还是以社会生活或者家庭生活为基础,主动地融入世俗秩序。杨庆堃等很多学者,都对这种现象持肯定态度。从社会功能视角来看,没有哪种宗教一定是典范,简单地说就是:“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管用就行。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不是国家政权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未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法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组织,其工作在区县或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进行。建立和健全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以及特点是什么

地貌或地形基本类型有五种: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大概没有哪个国家,能像我国这样,物种地貌不仅俱全,而且都有广泛分布。其中,山地面积最大,占33%,其次是约占26%,盆地为19%,平原12%,丘陵为10%.

【地形看中国—山脉】地图标注了我国最大的十几余列山脉,他们不仅具有巨大的身躯,而且是具有重要地理分界意义的自然地标。

地形看中国—河流】地图标注了我国长度最大的一级河流,其中包括外流河十条:长江、黄河、珠江、淮河、辽河、海河、黑龙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内流河一条:塔里木河。其中,黑龙江、雅鲁藏布江、怒江为国际河流。

【地形看中国—高原】图片展示了我国四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其中,青藏高原为第一地势阶梯,其他三者位于第二地势阶梯。

【地形看中国—丘陵】丘陵是介于山地与平原之间的一种地形,由众多小丘连绵而成的地形。各地对丘陵定义不不同——比较平坦的地方高度差50米就可能可以被称为丘陵,而在山地附近可能在高度差100到200米以上才会被称为丘陵,例如基隆市的65高地。我国有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三大丘陵,而东南丘陵又分为江南、浙闽、两广三个片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零散的小片丘陵。台湾、海南山前也有丘陵分布。

【地形看中国—平原】中国成片的大平原有三大,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中东北平原最大,约35万平方公里,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的一小部分,华北平原第二,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平原约26万平方公里,又被丘陵分割成不同小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位于高原盆地区的低洼处,也被称为平原,如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河流入海口和台湾、海南沿海,也有小片平原分布。

【地形看中国—盆地】我国盆地有四大,其中最大的是塔里木盆地,内有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内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柴达木盆地为海拔最高的盆地,盐矿资源丰富,有我国最大的钾盐矿;四川盆地是唯一没有沙漠的大盆地,温暖、湿润,号称“天府之国”。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形式主义吗

谢邀!

儒家的思想只能用在和平时期,战争年代要讲就是投降派,很甚是卖国、奸汉。这些道理难道大家都看不明白吗!?

共产党打败国民党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打土豪分田地”、“通过武装奇取政权”,那一句不是用命生和鲜血去战斗的?

现在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如果我们用儒家学说劝说、游说别人,只能是痴心妄想!

儒家思想的精髓不是形式主义,是文明相待、和平相处、共同向往美好生的软文化。

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方式是什么

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方式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并不排斥政治领导、组织保障、方针政策指导、发动依靠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等,而是强调在诸种方略共治的国家治理体系中,依法治国是基本的、表现为国家意志和制度化安排的主要治国方略;把法治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各民族党派和人民团体视同为什么单位

各民族党派和人民团体视同为(人民政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它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这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又有利于更广泛地联系和团结各阶层群众。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链接:http://flzs.12364.com/flzs/b0f961a0b05482d1.html

在线咨询
手机:18580068282
电话咨询1
免费热线:18580068282
电话咨询2
免费热线:18580286655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