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你们当地的人社局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化为公益几类了还是行政类懂得回答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 由企业转入事业单位改革后养老金补交指数一样吗
-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你们当地的人社局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化为公益几类了还是行政类懂得回答
- 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后,二者退休金就不会有较大的差距吗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如何确定的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的个人缴费本息该怎么处理
- 人社局的下属参公事业单位是如何改革的
- 养老保险并轨后,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差距是如何形成的
由企业转入事业单位改革后养老金补交指数一样吗
企业转事业应该和事业转企业应该差不多。
事业转企业过来以后基金得转,年限也得转。企业这边接续的时候,视同年限缴费指数按1算,实际缴费年限按照事业缴费记录当期基数从新除以当年社平工资核定。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你们当地的人社局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化为公益几类了还是行政类懂得回答
按照目前各地事业单位分类目录所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均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虽然从社保经办机构所具有的职能来说,此划分颇具讽刺意味,能划入行政类的事业单位较少。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后,二者退休金就不会有较大的差距吗
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后,二者的养老金就不会有较大的差距了吗?不管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差距其实一直都是存在的。以前我们始终抱着幻想,希望通过养老保险度的改革,即通过双轨制来实现企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差距的缩小。但改革的过程不是一蹉而就的,还需要一个漫长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2014年之前,我国实际上是实行的两种不同的退休制度。一种是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也就是要通过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达到国家规定的缴费年限,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才能办理退休。而且养老金的计算是和缴费基数、缴费年限,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紧密挂钩的,缴费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但我国社会是一部高速运转的大机器,每个零部件的功能和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各个主体由于缴纳的养老保险的基数不一样的,工作的性质不一样,所处的行业不一样,所有制形式不一样,在企业之间养老金同样存在比较大差距。当然差距并不是制度的原因,首先在制度层面上是平等,大家都是通过缴纳养老保险来享受退休待遇。
但在国有企业,由于企业的老板是国有资本,实际控制人是政府委派的经营管理人员,这些经营管理人员的身份,其实大多数都是属于国家干部,需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处理员工和企业的关系,依法为员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所以国有企业的职工退休后,和并轨以后的同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比,养老金的差别并不是很大。
差别比较傲大的还是在民营企业工作的群体。虽然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执行的法律主体都是一样的,但职工的意识不一样,民营企业的经营者认识也不一样,导致民营企业在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时变了样,员工权益得不到根本的保障。比如员工的就业环境不稳定,导致频繁跳槽,跳槽的结果就是社会保险断缴;老板随意降低社会保险的缴费标准,导致员工社保的缴费基数普遍低于本人的实际工资,导致缴费基数偏低,缴费年限比较短,所以退休后的养老金不但与事业单位相比比较低,就是与同样属于企业的国有企业相比也是比较低的。
事业单位过去是不用缴纳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工龄的比例计发养老金,这就是过去的老制度。这种制度与企业职工要缴纳养老保险相比才能办理退休,这就是大家所称的双轨制。大家也把养老金差距的诱因归罪于双轨制,认为只要将双轨制变为单轨制,养老金的差距就会缩小,但这种认识显然是非常幼稚的。机关事业单位从2014年10月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以后,在缴纳养老保险之前,大幅度提高了工资待遇,以确保在每月扣除社保费用以后本人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但从最近几年退休的事业工作人员的养老金来看,双规变单轨以后,养老金的差距更大,不但事业和企业相比差距拉大,事业单位中退休老人和中人的差距也在拉大。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改革已经实施了,改革也还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改革的目的也不是要使每一个人的养老金都一样,也不是为了降低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而是要建立一套既有效率,又兼顾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种体系仍然体现的是劳动分配,按照贡献大小来确定个人的待遇。
综上所述,我作为企业退休人员,虽然我的养老金与哪些从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同学、老战友相比差距也是比较大的,但是首先我们要认为差距的存在,既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因素,对于不合理的因素还需要不断去改革,去完善,差距的逐步缩小这是未来的目标,同时也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如何确定的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单位缴费基数。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特点,省政府《实施意见》规定的本单位工资总额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个人缴费基数。机关单位(含参公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以下部分:
①基本工资;
②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指警衔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
③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
④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以下部分:①基本工资;②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指教龄津贴、护龄津贴、特级教师津贴等国家和经国家批准由省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③绩效工资。除上述项目外,其余项目(包括改革性补贴、奖励性补贴等)暂不纳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纳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具体项目,按照与纳入统筹的养老保险待遇项目相对应的原则,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统一确定。其中,纳入统筹的养老保险待遇项目以省政府规定的待遇项目(标准)为准,其它自行增加的项目和提高的标准,仍从原渠道列支。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的个人缴费本息该怎么处理
也和企业一样,不足15年的,可以补缴到15年,不补缴的,到退休年龄一次性结算,但是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参加工作较早,退休较晚,工作比较稳定,不会出现你说的缴费不足15年的情况的,如果你指的是改革之前没有缴费的,可以视同缴费年限啊,不存在缴费不足的问题啊
人社局的下属参公事业单位是如何改革的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首先应该实行参公管理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这个职能不可能并入行政机关,也不允许并入行政机关。因为社会保险行政和经办是社会保险制度落实的两个环节,不能合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2009年机构改革的时候人社部就要求实行参公管理,孙宝树副部长有专文批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有的省份已经实现省直垂直管理,当然也是全部参公管理。不过个别地方还没落实,这是个别人个别地方的原因,是应该参公的,不参公对绝大多数经办人员是损失。
养老保险并轨后,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差距是如何形成的
养老保险并轨后,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差距是如何形成的?
这个问题是人们俗称的双轨制形成的。这里指的企业是2000年国有企业实行改制的企业,企业退休人员是指改制下岗的大批企退人员。不包括没有改制的垄断企业和大型央企,及其退休职工。题中所述双轨制的产生及退休人员差距的产生要追塑到90年代的企业养老金制度改革及2000年初的国有企业改制。(时间界定以某三线城市为例,全国各地时间各有前后不同)
一、企业养老金改革开始,奠定了退休“双轨制”开始。
1.缴费制度的“双轨制”
1993年以我市为例,全面实施企业养老金改革,实施养老金社会保险缴费制,以单位缴费为主的社会统筹与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养老金缴费制度。按照以个人工资为缴费基数,以单位个人共同缴费比例为28%~30%进行缴费(比例各年稍有变化),其中个人承担比例为4%~8%。
这时的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实施养老金制度改革,当然不用向社保局缴纳养老金社保费了。
2.企、事业人员退休前工资收入是什么时侯拉开差距的?(不含未改制国企)
90年代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是没有差距的。例如:我1991年前在事业单位工作,我的工资是101元,不论按中级,还是正科,劳动局多次查核,中级多一元,确定以中级发我工资。1991年调入企业工资也是一样,只是奖金多些。2000年后由于企业改制,大量国企改制为私企。同时,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外资、合资企业的进入及国内私企改制后的壮大。工资分配制度发展了质的变化,未改制国企实行效益挂钩打破了过去按文件按级调整的旧格局,新型企业工资收入的不断巨增,那么机关事业单位按年调整幅度加大,过去企、事业单位同时按文件调整一次一级5元钱,到后来的一次几百元调整。(见下表)
此时于2000年左右全国改制企业职工已全面下岗。下岗职工有的失业,有再就业的与原同类型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已形成2~3倍差距。而保留没改制的国企职工却不存在。
3.“双轨制”下企、事业养老金是如何核算的?为什么产生差距?
1)事业单位养老金核算:由于养老金制度没有改革,仍然沿用过去企、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核算方法:即以在职工资按比例核算退休工资的方法,按退休前在职工资,大都以90%比例核算,有的达到和超过100%比例,养老金替代率达90%以上。
2)企业单位养老金核算:以缴费年限长短(“中人”含以改革前工龄为视同缴费年限),缴费指数即缴费工资基数高低(指数=个人工资基数/社会平均工资),退休上年社会平均工资多少为主要计算单元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养老金的多少。现在退休的退休人员都是企业“中人”。养老金的计算由三部分组成:
(a)基础养老金=月社平*(1+平均指数)/2*缴费年限*0.01
(b)过渡性养老金=月社平*平均指数*视同缴费年限*0.012
(C)60岁退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儲存额/139(退休年龄不同此参数不同)
3)企、事差老金差距为什么拉大?
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缴费长短、缴费指数、社平工资三大要素决定企业职工养老金多少。首先缴费指数规定0.6~3.即以本市平圴工资60%~300%,限定范围交费,经计算对比:企业如以缴费年限44年(含视同),指数300%缴纳与事业单位同年退休的退休的一般退休职工退休工资相当。可是除了国企未改制垄断企业可以达到外,改制员工是无人达到的。因个人工资基数达不到社平工资,只能以60%购买。难道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就是社平工资的的3倍吗?不是。一个事业在职人员在职工资若高于社平工资的,为什么退休工资都高于工龄44年,按社平工资基数1.2倍缴费的企退人员养老金2倍以上(这是经过反复论证了的),还不需缴费。因为“双轨制”使他们不用缴费,不按同一公式计算当然退休工资高那!
二、有人用“多缴多得”来掩盖“双轨制”造成企、事老金差距。
1.有人说现在国企为什么还比机关事业单位工资高、养老金高?你们缴的少应该少拿!
前面我在一、2.中已闸述了历史原因,在大批改制员工服从改革大局之时,垄断国企没有改制,一个下岗工资微薄,一个垄断收入巨增,工资基数相差3倍,且国企按22%由单位(国家)缴纳,个人只缴8%,下岗改制职工全由自己缴23%~24%还是优惠,那么能不出现垄断国企按指数300%缴而下岗职工按60%缴的现象吗?事业单位有些人不缴费不知缴费人的苦,还高谈什么“多缴多得”,这种“多缴多得”用在改制“中人”身上合适吗?
2,有些事退人员在.“双轨制”“并轨后”,不谈解决差距问题,为开脱自己找借口,把企退人员与农民比较。
事业人员不缴养老金比企退员养老金高2~3倍,他们不断为自己找理由,防止企退人员与自己比较,反把企退人员与农民比较,认为你们与农民比,看农民只拿不到500元保障费,你们拿一二千应该知足了,以此来让企退人员死心。均不知他们自己不缴费,为什么又不与农民比较呢?他们不缴费,拿高养老金就理所当然?2014年的并轨,沒有解决企业改制“中人”与事退人员差距问题,不思考产生差距原因,但是不能把企退改制人员养老金低的原因,怪罪到他们没有多缴和长缴身上。自己反都一分没缴一年没交就不谈了。
好了,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你们当地的人社局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化为公益几类了还是行政类懂得回答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